詭異!我的錢為什么飛去給別人交了電費?
近期,東勝區人民檢察院受理了一起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案件中,東勝區多名被害人收到醫保升級認證短信鏈接后,點擊鏈接按照提示輸入個人銀行賬戶、支付密碼、驗證碼被騙40000余元而報案至公安機關。公安機關接到報警,經偵查發現我區多名被害人被騙的資金分多筆轉入了遼寧省鞍山市電業局收費賬戶,且轉入的客戶賬戶是該轄區名為“**塑膠科技有限公司”電費賬戶,更加詭異的是經偵查人員與“**塑膠科技有限公司”相關人員核實,該公司電費賬戶內轉入的上述資金確屬是該公司繳費人員委托個人繳納的有較大折扣對應數額的電費。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經偵查機關進一步深入調查才發現了其中的貓膩。原來這是電信網絡犯罪團伙的又一“創新”詐騙手法。下面給大家分析一下具體的詐騙步驟:
第一步,詐騙團伙首先利用網絡平臺、QQ、微信朋友圈發布電費優惠折扣信息、廣告,吸引用戶下單(該案中遼寧鞍山市**塑膠科技有限公司繳費人員看到電費優惠折扣信息后就撥通了對方的電話,并委托對方繳納電費);
第二步,詐騙團伙人員收到客戶繳納的電費后,扣除部分酬金,并將資金轉給上線,又一組團伙人員收到轉來的資金再扣除部分酬金后通過買賣虛擬幣等方式將資金“洗白白”后轉給更高一層的團伙人員......
第三步,詐騙團伙高層人員收到下級轉來的客戶訂單信息后再把通過網絡詐騙騙取的被害人資金,以客戶訂單對應數額充至購買電費的客戶電費賬戶中。(該案中詐騙團伙將客戶資金裝入自己口袋后將東勝區多名被害人被騙的資金作為鞍山市**塑膠科技有限公司電費充值至該客戶電費賬戶中)
經過上述操作后,詐騙團伙就神不知鬼不覺將客戶交納的“電費”裝入囊中,又讓被害人替別人支付了電費,可謂是一箭雙雕。
檢察官提醒:
詐騙手段不斷“創新”,我們要提高警惕,保護好自己的錢袋子。切記不要貪圖便宜,不要選擇第三方平臺、商家或者個人交費渠道,不要讓自己成為詐騙分子的“棋子”。再次提醒!!時刻繃緊防范之弦,謹防新型電信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