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警嫂”冀慧杰:無言守候小家團圓
他那頭
一條條足跡印刻祖國北疆
描繪邊關的風霜冷月
你這頭
一次次守候點亮家中燈火
筑就可靠的溫馨港灣
他是移民管理警察,在茫茫邊關撐起堅實防線;她是警嫂,默默付出肩挑小家團圓,他們攜手共進、并肩同行,在14個春夏秋冬里書寫愛的故事。
冀慧杰是一名警嫂,她的丈夫是包頭邊境管理支隊巴潤工業園邊境派出所教導員閆碩鵬,在200多公里外的達茂旗守護邊疆,兩地分居便成為他們生活的常態。
“成為警嫂,是我深思熟慮的結果”
“媳婦兒,單位實在走不開,今年又要食言了,你出去吃吃飯逛逛街,生日快樂!”盼望著丈夫回家一起過生日的冀慧杰,已經是第14次收到相同簡短的微信消息了,早就習以為常的她拎起背包,接孩子放學、為公婆做飯、打掃房間,度過了忙碌的一天。
2009年,當時的閆碩鵬還是一名邊防軍人,一身戎裝吸引了冀慧杰的目光,憨厚穩重的品質更是讓冀慧杰下定決心相伴一生。起初,冀慧杰的父親堅決反對兩人來往,當了兵就是把自己交給祖國,職責永遠擺在第一位,照顧小家的重擔全壓在了軍嫂身上。冀慧杰也知道父親的擔心,她開始學習做飯、做家務,向父親證明自己可以照顧好家庭。閆碩鵬一休假也會到岳父家幫忙,經過兩人的努力,父親終于同意了他們的婚事。“做出這個重要的決定前我考慮過,嫁給他肯定會很辛苦,但是這些困難都是可以解決的。”冀慧杰說。
邊境轄區面積大、工作內容復雜,巡邊踏查、服務群眾、調解糾紛、執法辦案等等都是移民管理警察的職責所在,閆碩鵬常常主動承擔起派出所的主要工作,休假更是成為奢侈。“就連我們的結婚照都是婚禮前一周才趕制出來的,一個電話他便要立刻返回單位”冀慧杰回憶道。結婚14年,14個除夕夜,僅有3次是兩人一起在家度過的,結婚紀念日、家人的生日,丈夫也經常拋在腦后。冀慧杰卻從未對自己的選擇后悔,她明白,成為一名警嫂,不只是從女兒到妻子、從孩子到父母的角色轉變,更多的是孤獨、堅守和付出。
“你守邊境,我守家”
2019年底,閆碩鵬的父親突發大面積腦梗,對整個家庭來說猶如晴天霹靂,當時冀慧杰二胎懷孕近9個月,已屬于高齡孕婦的她時刻陪伴在閆碩鵬身邊,安撫丈夫的情緒,為公公獲得最佳治療方案輾轉各大醫院,將懷胎九月帶來的關節疼痛、失眠多夢和腸胃不適隱藏了起來。公公病情穩定后,閆碩鵬立刻返回工作崗位,冀慧杰便挑起了照顧老人的重擔,無論雪天或是大風天,她都會做好各種各樣的營養餐送到醫院,記錄老人每日血壓變化和身體狀況與醫生溝通,在她的悉心照顧下,老人身體恢復得越來越好,“有她在,我很放心,同時也很心疼。”閆碩鵬回憶到。
“爸爸是一位懲惡揚善、舍小顧大的警察,我也要盡快長大,照顧好弟弟和媽媽。”在給爸爸的一封信中,11歲的閆北辰這樣寫道。盡管閆碩鵬每次回家都努力多多陪伴孩子,但因為工作的特殊性加上兩地分居,孩子教育和成長的重擔大部分都落在冀慧杰肩上,她經常與孩子分享爸爸工作的重要性,對于小小的北辰而言,家庭是一所學校,父母就是他的第一任老師,爸爸教會他正直勇敢,母親教他善良獨立。
現在,丈夫依舊不?;丶?,冀慧杰便常常帶著孩子們探望公婆,從手不沾水、無憂無慮到照顧老人無微不至,教育孩子嘉言懿行,冀慧杰將家務料理的井然有序,讓丈夫能夠放心投入工作。“丈夫守護國家,我就守好我們的小家”她說。
“他的戰友就是我的家人”
在包頭邊境管理支隊,像閆碩鵬與冀慧杰這樣兩地分居的家庭還有很多,在派出所,身為教導員的閆碩鵬與其他民警朝夕相處,既要關注民警們的工作和思想狀況,也要關心家庭生活情況,冀慧杰更是成為了民警和家屬們的“知心大嫂”。
14年來,冀慧杰積極奔走協調,爭取多方支持,幫助丈夫的10余名戰友解決了孩子入園問題,為20余名戰友孩子選報特長學習班,幫助2名戰友家屬在少年宮找到心儀的工作崗位。不僅如此,冀慧杰還建立了“家警通”微信聯絡群,將民警和家屬拉進微信群,幫助其他兩地分居警屬解決生活實際困難,邀請年輕警嫂開展興趣愛好活動,緩解生活壓力、排解壓抑情緒,讓該所民警家庭矛盾發生概率直線下降。
由于民警工作任務重、地點偏遠,支隊民警單身率大,冀慧杰便做起了單身民警的“紅娘”,牽頭組織青年聯誼會3次,其中,有9對青年確定戀愛關系,2對青年組建起了幸福的小家。“丈夫的戰友就是我的家人,多做些關乎民警幸福的事情,我也很開心。”冀慧杰說。
歲月更替,四季輪回,冀慧杰始終都是閆碩鵬身后散發溫暖光芒的港灣,一直堅定、勇毅,撐起家庭的責任,支持丈夫的工作,讓他在工作中更加踏實,為守好祖國北疆做出更多貢獻。